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

2016年1月6日 星期三

與孩子一起享受閱讀

分享者:桃園市快樂國小 邱秀蓮老師

「打開一本書,你就打開了一個世界。」人類的生命有限,任何人都不可能親自去體驗所有的生活,因此我們透過文字,可以超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,和任何人交談,獲取其他人的智慧。知識的累積就是這樣形成的。前教育部曾志朗部長提到:「書本打開了孩子想像的空間,閱讀可以增加孩子的思考能力。」美國耶魯大學的教授史登堡更進一步指出「創造發明不需要深厚的知識,它需要的是足夠知識和無限的想像力,如果再加上『毅力』,孩子就一定會成功。」除此之外,閱讀也可以變化一個人的氣質,當一個人讀了一定數量的好書之後,他說起話來就會比較有內容,用詞遣字就會比較文雅,舉手投足就會比較高雅,這也就是古人所謂的「胸有詩書氣自華」。

現在時常提到未來需要具備的能力常有「 包含應變能力、溝通協調能力、媒體使用能力、創造力、團隊合作能力、衝突處理能力、組織能力、抗壓性...」,閱讀可以培養孩子部份能力。前教育部長曾志朗先生說:「透過大量閱讀,建立常識,累積知識之後,一個人就有了見識;見識廣了,才有足夠的辨識能力,能同中求異,異中取同,也才具備批判性思考能力。」台機電董事長張忠謀先生說:「要能創新,必須先培養思考的能力,而一個人靜下心來閱讀,是培養獨立思考的好方法。」

    世界已經進入所謂「知識世紀」,一切競爭與價值都以知識為主,而一切知識的基礎都自閱讀開始。

閱讀也是各科學習的基礎,每當我們翻開書頁,就等於開啟一扇通往世界的窗。美國的研究發現,如果學童在三年級之前未能奠定基本的讀寫能力,學習其他學科也會碰到很大的困難。學校中幾乎每一門學科的知識都要經由閱讀而習得,而閱讀能力強的人,其攫取知識與資訊、理解分析、寫作表達和溝通能力也都比較強,由此得知,閱讀能力強的人其學習效能會比一般人好,當然他成功的機會自然也會比一般人高。

喜歡閱讀通常是有某種契機引發,可能是某一本書的影響、某一種情境、某一人的榜樣,讓一個人閱讀成為一種習慣,也豐富了他的人生。

    從一年3班的孩子進入小學的第一天,閱讀就成為一年3班必要的事情:每日7:50-8:00十分鐘老師和小朋友的晨讀時間。實施晨讀10分鐘期間,開學第12週,老師需要不斷提醒小朋友準備故事書、靜心閱讀,第3週開始,老師可以靜心閱讀自己的書,多數小朋友會拿23本故事書放在桌上靜心閱讀。週三的早修和週四的閱讀課,老師和小朋友一起討論與分享共讀的書籍,老師真的感受到孩子在大量閱讀中的改變:孩子會主動去借閱書籍、孩子會仔細觀察故事書上的圖案和細心的閱讀、回答問題的口語表達不再是短短的語詞、短文寫作充滿想像力與觀察力。 老師真的相信「閱讀可以改變我們的生活」,或許現在閱讀對於孩子來說,可能是被迫,但老師相信「勉強成習慣,習慣成喜愛」。

    「打開一本書,就是打開了一個世界。」「情感」是親子共讀的第一個理由,也是最原始、最自然且最持久、最有價值的理由,透過共讀的過程,可促進親子間親密的互動,孩子從中得到快樂與滿足,感受到愛與溫暖,使共讀的活動持續下去,而親子共讀的另兩個理由:「知識」與「啓發」也可以達到。讓我們每日與孩子分享閱讀的喜悅吧!

    邀請您與我一起陪孩子閱讀!希望家長每日可以陪孩子一起閱讀,可以是親子共讀一本書,可以親子各看自己想看的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