顯示具有 研究發展與進修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研究發展與進修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7年10月30日 星期一

1061028.1029- 全球青年趨勢論壇-永續發展青年倡議



活動照片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2O17 Global Youth Trends Forum -

Youth lnitiative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aipei City 

2017全球青年趨勢論壇-永續發展倡議在10/28.29於台北市舉行,

總共有15國海外青年參與此次盛會。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
新聞報導



全國青年趨勢論壇 永續發展行動倡議




全球青年趨勢論壇 各國青年在台交流





2017年10月17日 星期二

1061015青年國際事務沙龍-永續發展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10/15 青年發展署在臺大醫院會議中心舉辦一年一度的國際事務沙龍

今年的主題為「永續發展」


Youth Development Administration Ministry of Education is holding the “International Affair

Lecture -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itiative” on 2017/10/15.


*新聞相關報導




青年在海外新體驗






台青年赴德交流研習 從標籤看「衣服流浪的故事」






青年國際事務沙龍期許青年永續翻轉世界













2016年5月7日 星期六

「英」該這樣學--分享如何學好英語的經驗談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賴怡安 桃園市快樂國小英語教師、英語村組長

現在不論升學、工作、旅遊,通通都會使用到英語,而英語也就成了台灣最重要的第二外語。不過學習語言可沒辦法一步登天,穩紮穩打才能學得好、用得好。要讓學習英語走得長遠,一定要喜歡英語或和喜歡的東西結合,才能自然、主動的去接觸英語。

首先我覺得成功的經驗很重要!想要保持動英語的動力,首先你要喜歡它。成功的經驗對於學習者非常重要,因為成功帶來的自信,就是學習最好的動力。

以我自己的例子而言,我從國小三年級的時候開始學習英文,不過一開始我的英文真的爛透了!印象中我的程度實在太差了,課堂中玩遊戲時,只要輪到我,同組的同學就會哀嚎。因為我從來沒有答對過,所以也從來沒有在遊戲中得分。不過我遇到一位很有耐心的老師,他從來不管其他學生怎麼哀號,永遠都給我機會,但即便如此,我還是跟不上全班的程度。

但就在某一天,我突然答對了問題還在遊戲中第一次得分,那一霎那連我自己都驚訝得不得了。而我永遠都忘不了當我走回座位時,全班的小朋友為我鼓掌的畫面。也因為這次成功的經驗,從此我好像開竅一樣,對英文充滿興趣,終於跟上了大家的程度,也再也沒有排斥過英語學習,因為在我心裡,我總是相信我可以做到。

另一個使語言進步的重要關鍵,是要讓語言成為興趣的幫手。學習語言除了動力,想要進步,多聽、多看、多讀是一定要的。而當你不得不看懂、讀懂、聽懂時,最能達到效果。但我可不是要推薦大家出國遊學喔!而是讓語言和興趣結合!語言原本就是訊息的媒介,對於有興趣的東西,當語言成了興趣的管道,不知不覺中你已經在學習語言了。能接觸自己喜歡的事物又能學習語言,可不是一舉兩得嗎?

學生時期,我因為迷上美國的電視節目,於是等不及台灣做字幕翻譯,直接就看了無字幕的節目。聽不太懂得地方就來回回的重複聽或靠影片中的肢體語言來猜測,不知不覺中練習了聽力。另外我也對服裝設計很有興趣,然而因為許多設計的資訊都來自國外,迫使我為了獲取資訊而閱讀了許多英語的雜誌或網路上的資訊。我也因此有了大量閱讀英文的機會,比看每個月的英語學習雜誌還來得有效,最重要的是我可是樂此不疲呢,完全沒意會到自己在學語言。


每種語言都是靠時間累積而成的,說穿了語言其實就是一種幫助生活的工具,與生活結合,才能將語言學得好、用得好,這也是為什麼我認為語言與興趣結合才能學得又好又持久。在這邊和大家分享我成功學習英語最深刻的經驗,希望在學習英語的路上大家都能找到最好的方法。

2016年1月5日 星期二

閱讀起步走!

 分享者:桃園市快樂國小 林文莉老師104.12.16

    各位老師大家午安,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一些閱讀課的經驗(鎖定在低年級),許多學校都把閱讀特色做為學校重點經營的目標,過去服務的學校也是如此。有的學校把閱讀做比較學術性的行動研究,大部份是採實作路線,像是做衝閱讀量的閱讀認證、強調創造力的繪本小書.說書人.……等等。幾年實作下來,我也累積了一些想法和做法,在此和大家做分享。

    首先,先把教學省思提出來,因為它促使我去思考閱讀課要教些什麼呢?我發現只是大量閱讀,學生只是粗淺的學習,但若過度強度精讀,又讓學生覺得無聊,如果閱讀只等於寫學習單,是很難燃起學生的閱讀魂。因此一堂有想法的閱讀課是我想到達成的目標。

我的想法是閱讀課有三要~
1.要有閱讀策略:閱讀習慣就像學習樂器一樣,要有時間去練習,更要我教師指導技巧,教授閱讀策略。
2.要有閱讀遊戲:避免使閱讀成為一件苦差事,要適時加入閱讀遊戲。有個公式是「 8-18 」,在八小時的學習活動中加入一小時不同性質的活動,其學習效果會大於只做同一種學習。
3.教師要有熱情:先感動自己,才能感動學生,不能享受閱讀樂趣的老師,無法教出愛看書的學生。所以教學前 , 教師要先閱讀,才能掌握教學內容。

    閱讀要教些什麼?目標就是二大內涵~識字量和閱讀理解。藉由不同的閱讀策略然後達到流暢性而閱讀無礙。培養學生有自學的能力。
這些閱讀策略在各個學習階段有不同的教學比重,如下表:透過雙向細目分析表,更能精確掌握閱讀成分的內涵。老師可以依據任務的年級調整閱讀課的教學內容,而不是一成不變的。



    下面分享的這幾張學習單,是針對低年級提高識字量做行動研究時所設計的,除了在閱讀課也可以運用在國語課的課文上,都可以快速增加學生的識字量。在設計時可以掌握三個方法:
1.以部件帶出新字2.以一字帶出多字3.以文本帶出新字
    低年級的閱讀理解主要是訓練學生有重述故事重點的技巧。感覺這幾年的學生,都很自己的想法,對於開放性的題目,題型是「你覺得….?.」這類答案不會有困難,反而是故事大意抓不到重點。因此在引導學生做重述故事的技巧時,我會使用相同的指導語如下:
1.主角是誰?
2.他怎麼了?
3.然後呢?
4.接下來呢?
5.故事的結果是什麼?
久而久之他們就有了轉折語的概念,也會學會利用這些語句來重述故事。

     隨著大環境的變遷,學生情緒困擾的情形日趨嚴重,常常干擾上課秩序。而低年級學生常常自我中心,不懂尊重別人的意義。而行為偏差的輔導也不是老師站在台上苦口婆心做道德勸說就能懂 ! 這時故事書就是一個很好的媒介,藉由主角事件來輔導,學生比較能夠接受,也不會讓場面太尖銳太敏感,感覺是針對某人而說,希望藉由閱讀與同儕經驗分享,了解情緒處理方式和適時表達情緒的重要,並能省思自己的偏差的言行。這也就是所謂閱讀治療的意義。教師想進行閱讀治療時,可依照下表的順序和學生做互動式的討論。

     綜合以上所說,我在設計低年級閱讀學習單時, 就不是漫無章法,想問什麼問題就問什麼問題。會朝下面這三個面向去進行,讓內容有架構有系統。
一、增加識字量 : 利用一字帶多字、拆部件帶新字、以文本帶新字這三種方  法來增加低年級學童的識字量。
二、重述故事 : 學習單亦使用上課時的相同的指導語來加深技巧。主角是誰?他怎麼了?然後呢?接下來呢?結果是什麼?
三、情緒治療:主角發生什麼事?他做了什縻改變?你有類似經驗嗎?讀完故事後你有什麼新想法?

    當我達成閱讀理解和閱讀的教學後,接下來的延伸性活動是具操作性的,適度加入閱讀遊戲是必要的。
一、動手做繪本小書 : 這裡分享幾種簡單的繪本小書製作方式,我的原則是「一張紙做一本書」,使用A4規格的影印紙,方便又便宜,而且一節課可完成。(介紹: 八格書、風琴書、口袋書、毛毛蟲小書製作方法)
二、加深印象的故事畫 : 畫畫兒也很受低年級學生歡迎,完成後請學生拿著畫作上台說故事,可以免除他們上台不知道說什麼的的焦慮感。
三、小紙偶來演戲 : 利用衛生筷自製小紙偶,全組一起來演戲吧!這項活動可以在開學或期末較有空閒時間來進行。


    最後要和大家分享電子繪本的製作心得。要製作一本代表學校參賽的繪本是需要的花心思和花時間的,上課時間學生和老師都很忙,因此我們會讓學生在寒暑假完成畫作,等開學後再進行後製工作,因為這項工作曠時費時,所以教師事前的構思相當重要,能結合學校特色和其他行政業務來規劃,則可一事多用、一魚多吃。下面這本電子繪本就是結合英語、閱讀、環境教育、學校特色的繪本,內容不是太精深,構圖也沒太多技巧,然而因為深具特色而名項前茅。

   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經驗,都是我在低年級閱讀課的實作經驗,我的理念是一次只教授一個閱讀策略,等學生學會,再進行下一個目標,一步步搭起鷹架讓學生順勢而為,讓學生心理有安全感能放心的學習。謝謝大家的聆聽!